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与功能优化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与功能优化问题,分析了当前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背景、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乡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村民精神生活的涵养等多重功能。文章结合多个案例,从因地制宜、生态环保、多功能设计、人性化设计、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创新与科技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打造“小而美”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建议。同时,也强调了公共文化空间从物态到非物态的升级过程,包括文化功能的注入、业态环境的融合以及社会性设计和服务设计的运用。
关键词:公共文化空间;乡村振兴;数字技术;多功能设计;人性化设计;社会参与;业态融合
一、背景与现状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预示着乡村文化复兴的广阔前景。在这一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政策文件,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行动指南。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进程,更将文化和数字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要素,力求通过文化的滋养和数字的赋能,为乡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成为了新时代的显著特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发布,更是将这一趋势推向了新的高度。数字乡村的建设,不仅意味着乡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更代表着乡村治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方式的全面革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乡村的文化资源得以更加便捷、高效地传播和利用,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了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快乡村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进程,确保农民对城乡优质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使用,不仅是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文化繁荣、增强农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传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往往存在标准化、统一化的问题,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导致文化空间的功能单一、形式雷同,难以满足村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随着“数字乡村”的推进,数字经济在乡村的蓬勃发展,乡村居民对展示当地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电商活动的空间需求日益旺盛,但现有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功能布局、设施配备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满足这些新兴需求。
因此,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现代感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这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加强科技投入和创新设计,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型升级和功能优化,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打造“小而美”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
(一)因地制宜,深入挖掘特色资源
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小而美”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首先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这包括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特色资源,可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需求。例如,在江苏省苏州市八坼街道老街,上海得当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了八坼学镇会客厅,作为老街一系列微更新中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位于苏州吴江八坼街道老街,离运河仅十分钟步行距离,旨在通过微更新,将老街打造成学镇,期待未来学生成为一股新生力量融入老街,为老街带来新的活力。
(二)注重生态环保,实现绿色发展
在打造“小而美”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时,要注重生态环保,实现绿色发展。在空间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同时,要推广环保理念,引导当地居民和游客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贵州省遵义市小十二背后景区,Wutopia Lab设计的秘境方舟,主要功能是厕所和浴室,以及供游客休息的一处平台。设计选用了白色织物去塑造秘境方舟,形成异质感,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注重了生态保护。
(三)多功能设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应当具备多种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可以设置图书馆、阅览室等文化设施,提供知识学习的场所;可以建设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供人们休闲娱乐、交流互动;还可以设立手工艺作坊、创意工坊等,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培养当地居民的创造力。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紫石粮库-新工坊项目中,佚人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将废弃多年的粮仓改造成芯港小镇的会客厅,成为一个集展览、文创、休闲、餐厅、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功能空间,满足了村民集会与文化活动的需求。
(四)人性化设计,贴近当地文化和生活
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习惯,做到人性化设计。空间布局要合理,设施配置要完善,使用便捷舒适。同时,要注重细节设计,如设置无障碍设施、提供充足的照明、合理的座椅布局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此外,还要关注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和审美习惯,让空间设计更加贴近当地文化和生活。上海市青浦区的青溪书房是打造“15分钟公共阅读空间”的重要一环。青溪书房·状元楼位于青浦区金泽镇上塘街,面积约为250平方米,藏书近2000册。书房与金泽镇的著名文化地标状元楼相结合,采取“图书馆+景区”模式,古朴雅致,充满了古典水乡美,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第三空间。
(五)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建设需要当地政府、居民、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居民可以参与规划设计和管理维护,社会组织可以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通过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可以更好地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河北省保定市田岗知行村,袈蓝建筑设计的乡村会客厅成为提供公益服务和教育空间的载体,通过接触、交流和互动,让乡村会客厅成为村民与外界互通有无、创造关联的纽带,实现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六)创新与科技融合,提升文化空间品质
在打造“小而美”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时,要注重创新与科技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品质和效率。例如,可以运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文化空间的展示内容和互动形式,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在海南省博鳌镇,李驰工作室(有庐设计)设计的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依托博鳌论坛的影响力,将功能业态定位为一座展现近年来乡村振兴建设成果以及进行更广泛的乡村对话的多功能国际交流中心。设计构思来自于对乡村文脉的致敬,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公共文化空间从物态到非物态的升级
(一)文化功能的注入:塑造有灵魂的公共空间
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与再造,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或扩建,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革,其核心在于实现从物态向非物态的升级。这一过程要求公共文化空间不仅要具备美观的外观和实用的功能,更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自然的桥梁。
1. 文化内容的多元化
文化功能的注入,首先体现在内容的多元化上。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往往以单一的娱乐或教育功能为主,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互动性。而现代公共文化空间则更加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艺术展览、民俗节庆、教育培训等,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群体的需求。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
2. 生命力的激发
文化功能的注入,还需要激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命力。这要求空间不仅要静态地展示文化,更要动态地参与文化创造。例如,可以设立创意工坊、手工艺展示区等,让村民和游客亲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同时,通过定期举办文化沙龙、读书会等活动,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
3. 可连接性与可参与性
现代公共文化空间应强调与人的可连接性和可参与性。这意味着空间不仅要具备美观的外观和舒适的环境,还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如设置无障碍设施、提供便捷的交通和停车服务等,确保所有人都能方便地进入和使用。此外,通过引入互动装置、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空间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人们在参与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4. 鲜明的识别度
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公共文化空间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具有鲜明识别度的文化品牌。通过挖掘乡村的文化故事、历史遗迹和民俗传统,将其融入空间的设计和规划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还能增强游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业态环境的融合:文化与产业的共生共荣
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与业态环境紧密相关。产业可以为公共文化空间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动力,而公共文化空间又可以成为产业的展示窗口和宣传平台,实现文化与产业的共生共荣。
1. 产业依托与空间改造
在乡村地区,许多旧厂房、废弃仓库等闲置空间,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改造成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这些空间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记忆和历史文化,还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元素,成为乡村文化的新地标。同时,这些空间的改造也为当地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形成了文化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2. 产业升级与空间活化
随着乡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公共文化空间也需要不断活化和创新。例如,可以引入现代农业体验、乡村旅游、手工艺制作等新兴产业,将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这不仅能够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3. 文化品牌与产业融合
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将公共文化空间与产业紧密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产业链。例如,可以依托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开发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并在公共文化空间内进行展示和销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三)社会性设计和服务设计的运用:以用户为中心的空间优化
现代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与社会性设计或服务设计紧密相关。社会性设计强调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来解决社会问题;而服务设计则注重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和提高服务质量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1. 社会性设计的运用
在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中,社会性设计主要体现在对空间功能的优化和拓展上。例如,可以引入社区参与机制,让村民和游客参与到空间的设计、规划和管理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引入公共艺术项目、社区教育项目等,提升空间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
2. 服务设计的优化
服务设计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提升用户体验感上。这要求空间不仅要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设施,还要注重服务的细节和个性化。例如,可以设置自助导览系统、在线预约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
3. 案例解析:光明花博邨东风会客厅
以上海市光明花博邨东风会客厅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社会性设计和服务设计的运用,实现了公共空间的优化升级。水上会议中心的设计不仅充分利用了废弃鱼塘的地理优势,还将水面和大地景观纳入观景视野,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同时,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和服务流程的优化,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这一项目的成功实践,为其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空间从物态到非物态的升级,需要注重文化功能的注入、业态环境的融合以及社会性设计和服务设计的运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打造具有生命力、可连接性、可参与性和鲜明识别度的公共文化空间,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以及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结束语
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与功能优化是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注重生态环保、多功能设计、人性化设计、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创新与科技融合等。同时,公共文化空间需要从物态延伸到非物态,注入文化功能,融合业态环境,运用社会性设计和服务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应继续加强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更多创新模式,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为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贡献力量。通过不断优化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与功能,让文化之风充盈社会空间,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