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扩容”公共文化服务

一、案例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财务司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旬阳市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快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同时在国家公共文化云高速发展和日益盛行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并朝着数字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于是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应运而生。在新常态下,为了适应新形势、新发展赋予的新任务,不断创新文化馆的服务模式,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旬阳市文化馆以需求为导向,利用大数据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积极推进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手段,进行“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索,着力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互联网+”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全市文化活动智能化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旬阳市文化馆在线开展了场馆信息和活动信息、大型活动直录播、全民艺术普及学才艺微课堂线上讲座、精品旅游路线、优质景点推送、非遗文创产品、文艺精品欣赏、预约文化服务等,并向上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和陕西省公共文化云,促进本地文化资源通过各平台持续向外输送,展示旬阳文化资源魅力,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

二、主要做法

(一)丰富场馆信息,普及各类信息

在陕西省公共文化云推出旬阳市文化馆、旬阳市博物馆、蜀河古镇黄州会馆、金寨分馆、白柳分馆、汉江书画院等十个场馆信息。组织精干、专业的拍摄团队,拍摄制作了精美的宣传片,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各个场馆的魅力。截至目前,发布各类场馆活动信息340余条,群众随时可以了解场馆举办的活动,并通过手机端预约进馆,错时参观,享受体验场馆各项服务,参加各类展览、讲座以及培训辅导。通过平台发布文化信息,介绍旬阳文化动态、公共文化建设新举措,已成为宣传地方文化信息的新窗口、新平台。着力打造全民艺术普及“学才艺—百姓微课堂”视频直录播工作。在全市聘用各类专业顶尖艺术培训教师30多名,负责开展各类培训视频的内容录制。目前,已有包括书法、中国画、拉丁舞、中国舞、木刻版画、吉他、非洲鼓等210集1000多分钟的全民艺术普及专题内容在文化馆多个平台推出并陆续发布,各类培训视频资源累计达3TB。

(二)开展大型群众活动直录播,开启线上线下互动模式

文化活动数字化要求我们从服务方式、传播途径、交互手段等各方面丰富群众的文化体验。在各大节庆期间,举办各类群众性大型文艺演出活动,通过“线下+线上”模式开启同步直录播与群众实现零距离。近两年来,共直录播各类非遗展示、春节系列展演、同心抗疫情、青少年艺术联盟成果展示、百千万文艺人才培训成果展示、庆祝建党百年等大型演出活动11场次,在线观看人数与日俱增,使群众对旬阳文化从远距离认知变为近距离接触,提升了关注度和认同感。

(三)结合地方文化,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旬阳市文化馆在数字云平台建设中充分利用了旬阳地方丰富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非遗资源,重点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旬阳民歌,精选师资力量,将30余首旬阳民歌拍摄成教学视频和艺术赏析。群众通过移动终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即可学唱、跟唱,熟练掌握旬阳民歌演唱要领。通过将旬阳民歌创编为广场舞的视频教学方式,大力推广传承了地方的宝贵文化,使群众在健身的同时又可传唱地方民歌,可谓一举两得。除此之外,还录制了“旬阳礼馍”“旬阳牌鼓”“旬阳传统木刻版画”“旬阳拨画”等省市级非遗项目教学视频,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保护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充分了解群众所需,开启点单式服务

根据群众喜好,采取点单式服务,开辟了线上课程培训。集中当地优势资源,拍摄制作了旬阳民歌、旬阳民歌广场舞以及手机摄影、二胡、吉他、中国舞、国标舞、国画、书法等教学视频。群众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菜单式点播,实现了全民艺术移动化、便捷化普及,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文化素养。充分依托文化馆总分馆制,深入基层调研,在全市21个乡镇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群众所需,制定供给菜单,让群众来点单,再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开辟各类文化活动信息、场馆预定信息、活动预约信息、艺术普及资源等内容,让群众及时了解文化动态,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三、主要成效

(一)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文化资源送到了群众的身边

旬阳市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是在国家公共文化云高速发展和日益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我们贫困山区文化馆快速贯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换道超车”“服务突围”的创新举措,具有“资源丰富、路线畅通、方便使用”的特點。截至2022年4月,我馆在智能服务端平台开展大型直录播活动11场次,推出10个场馆信息,发布线上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视频,包括音乐、舞蹈、国画、书法、摄影、器乐等视频210多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新型数字化服务模式体现了高效、便捷的优势,为群众输送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满足了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

近两年来,共直录播建党100周年大型歌舞剧《红色旬阳》、2021年“乡村春晚”、“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旬阳民歌音乐会”、“福虎添翼云上贺岁——少儿春晚”等11场次,建设在线场馆10个,开发非遗文创产品近50件,持续更新文化信息、场馆活动预约等340多条,打开了群众获取文化信息的窗口。新颖独特的形式大大激发了群众对公共文化内容的好奇心和热情,让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

(三)获得了中省市上级部门的肯定以及群众的认可

旬阳市2021年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项目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截至2022年10月,已全部超额完成各项指标内容,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并通过国家和陕西省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平台开展了线上服务推广,成效显著。自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以来,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5%,特别是全民艺术普及类的培训视频深受群众喜爱。不少群众反馈视频内容讲解细致、通俗易懂、简单易学,他们在培训视频当中学会了许多技能如书法、吉他、瑜伽等,掌握了不少地方知識、非遗知识、艺术知识,大大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使群众精神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2022年5月,旬阳市文化馆数字文化云项目被文旅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命名为“全国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2022年首批典型应用案例”。

四、案例启示

(一)为全民艺术普及、艺术培训开辟了“新载体”

通过大数据分析,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能精准掌握资源的分布、群众的喜好、潜在的需求等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资源和服务。下一步也将持续优化服务、更新内容,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拓展资源传输渠道,全面提升资源供给质量;围绕全民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振兴、文旅融合等主题,开展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丰富适用于移动互联网传播的资源类型,优化资源结构,提升资源质量。

(二)为推广地方旅游资源,为兴文强旅、乡村振兴做贡献

打造文创商品平台,推动地方非遗及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商品化进程,促进非遗工坊发展。旬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利用网络平台,推广旬阳拐枣酒、旬阳鸡血石、旬阳双麻饼、旬阳拨画、旬阳礼馍、旬阳传统木刻版画等产品,收效明显,并扩大了品牌影响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旬阳文化馆数字平台积极宣传推广旅游精品线路、旬阳旅游资源,共推出了2个旅游景点的图文资料和视频介绍,为旬阳地方的文旅融合贡献了力量。

(三)为增强文化自信、推进全民艺术普及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展示活动”为契机,开辟新的乡村文化空间,以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旬阳市文化馆将努力推动公共文化云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第一品牌,以实际行动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贡献自己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展望未来,通过整合海量资源、提供便利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数字化将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精准。在数字化的赋能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巩固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文化强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