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安康实践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地区性特征,尤其是要着重强化地方政府的针对性措施。安康地区的汉调二黄在保护传承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支持和细节性的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由政府牵头进行活态化保护和活态化传承,并进一步做好非遗保护后续的相关工作,提升工作质量,使现有的保护工作得到有效优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康市;汉调二黄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是在时代发展之中不同民族世代相传的劳动智慧结晶,是各类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包含了相关实物和场所,是树立民族自信以及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渠道之一。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就需要各地方立足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保护。陕西省安康市近年来在汉调二黄保护传承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安康市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处于汉江中上游的秦巴山区,在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中移民频繁,文化趋向多元化,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项目37个、市级非遗项目175个。其中汉调二黄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京剧的声腔之源,同时也是陕西第二大剧种。从某种程度上讲,汉调二黄就是安康地方文化活态的化石,它的独特性、开发与保护的价值不容置疑。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安康市政府牵头,制定了一系列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让其文化根脉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活态传承。

一、实施引领示范,振兴汉剧工程取得重大成果

从汉调二黄的发展特点来看,该曲种在安康市的发展演变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经历过绚烂璀璨和众星捧月的时代,但也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打击,其本质上与国家发展和经济发展呈现高度相关性。尤其是近几十年,物质文化发展、多元文化冲击导致汉调二黄面临严峻的考验。民间诸多剧团班社解散,很多民间艺人只能另谋生路,且精品剧目匮乏,受众群体明显减少。从相应数据来看,20世纪50年代安康市有专业戏剧院团13个,从业人员近千人,到2010年全市专业院团仅剩一个,民间二黄班社仅剩7家,艺人不足百人。面对这一问题,2011年安康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提出了“振兴汉剧就是振兴安康”的发展战略,尤其是深入落实“保护与传承、宣传与普及、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汉剧精品、汉剧兴旅、基础建设”七大工程相关工作的总计25个项目,总投资为2050万元。从恢复汉调二黄的传播入手,强化宣传工作,进一步恢复汉剧的群众基础。经过10余年的落实与活态化保护传承,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一是保护传承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日益牢固。搜集10个县区200余本古典大戏剧目,编辑出版500万字的汉调二黄系列丛书,并开办了中国汉调二黄一级网站。通过开展部门单位对口扶持和创建示范班社的方法,发展二黄班社47个;建设安康剧院,进一步完成汉调二黄文化园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亿元,目前已交付使用。

二是全社会自发关心参与汉调二黄的氛围已经形成。创办汉调二黄迎春晚会,端午节期间举办“我要上龙舟节汉调二黄电视擂台赛”活动,极大程度上推动这一戏曲深入民间,深入受众群体的生活,持续举办汉调二黄“走进机关”“走进景区”“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等活动,并联合学校教育共同形成相应的宣传氛围,逐步恢复了群众基础。

三是学校教育与社会传习构筑起人才培养体系。着重于教育方面的共同联动,先后三批评出了47名市级汉调二黄传承人,并持续落实市级传承人每人每年2000元传承经费,以扶持其收徒授艺。每年选派青年骨干学习深造。在全市860所中小学开设汉剧课程,评选出汉调二黄进校园示范学校102所。2012年,与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汉调二黄艺术班,学制为八年,并招录65名学生,计划每十年招录一批。2018年市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每年预算为200万元,连续五年投入1000万元,给予人才培养扶持。

四是打造精品剧目,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全方位发力对以前的老汉剧团进行体制改革,成立汉调二黄研究院并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以此为战斗主阵地,先后恢复和编创大戏7部、折子戏45部。积极参与全国各类的交流演出和比赛,市政府每年拿出50万元预算用于奖励文学艺术精品,支持大戏大剧创作生产。其中,2013年传统大戏《大破天门阵》在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斩获综合一等奖等8项大奖,2014年新编汉调二黄现代戏《莲花碑》、传统汉调二黄大戏《五女拜寿》参加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摘得最高奖“优秀剧目奖”,并斩获70余个单项奖。《五女拜寿》还代表陕西省参加了2019年在武汉举办的全国首届汉剧艺术节。2020年脱贫攻坚题材现代戏《半云榜》荣获第九届陕西省文华剧目奖及个人文华表演奖。2021年汉调二黄传统戏《龙凤呈祥》选段在元旦登上央视戏曲春晚大舞台。

五是巩固和转化振兴汉剧工程成果显著。在不断振兴汉剧的发展过程中,安康市进一步明确以汉剧兴市为战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建设,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覆盖并促进其往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发展,构成一个适用且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带动演出剧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带动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共文化艺术团队建设,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创作和经费投入保证机制。这一系列战略积极探索保护了地方传统文化和非遗的有效路径,推动现有的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汉剧兴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成功申报了全国第二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并通过了文化部、财政部的验收命名。

二、新时代非遗保护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

一是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考察,再度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均为新时代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进入新时代,广大社会群体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则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简单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活态遗产,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遗的活态性特征既可以让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又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增进民生福祉,其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之中创造产生的,是生产生活的一部分,那么目前就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让其再度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提升幸福感,以继续传承发展。

三是非遗保护的社会基础更加坚实。实际上目前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群众了解非遗的意愿越来越强,更加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民群众的自觉参与夯实了发展的社会基础,同时为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营造了相应的社会氛围。

四是数字化技术创新为非遗传播赋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为非遗的调查记录研究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非遗的数字化传播提供了全方位的云上支撑,让非遗在新的平台上更具活力,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为非遗的现代化传承以及在现代社会的普及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从这一系列机遇来看,在保护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安康市利用自身的地方文化特色促进了非遗的活态保护,同时还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需要根据保护发展实际,持续对自身进行优化和完善。

三、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巩固非遗保护

传承基础

提升基层领导的文化自觉是关键。文化自觉,简单地说就是对文化的古今中外之关系了然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并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更是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两个结合”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坚定文化自信、高度文化自觉的重要性。从此也可以看出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文化自觉并非一蹴而就,更非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切实地从文化实践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地进行文化建设,开发积累的各类文化资源。目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其体系正在不断健全,但向下延伸到各级领导干部,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落实、提高认识,尤其是要结合基层的现有情况,加大力度支持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基层领导保护当地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对地方文化遗产进行更好的保护。

加强科学保护,重视传承、弘扬是基本立足点。保护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并非按照原本的模样进行传播,而是取其精华、推陈出新,进一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科学的保护包括认定、记录、建档、研究、保存、传播、传承、弘扬、振兴等环节。随着保护措施的完善和保护效果的深化,这些环节构成的完整保护链条确保了非遗的生命力。它们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主体地位,尊重创造性表达权利,注重生活,注重实践;基本路径是着力提高传承能力,着力保持并扩大传承人群,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增强非遗活态保护和传承活力是重要目标。要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力,首先要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杰出的传承人。目前民间文化所面临的最大考验与挑战就是非遗传承人的陨落,所以要高度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工作,避免人亡艺绝的现象出现。其次要进一步支持各地开展传承实践和传播活动,政府要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领头作用,要保护和培育非遗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这样一来就能够促使非遗保护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形成社会自觉;同时还需要对其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整体化的保护,特别是目前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要让文化传承适应社会环境发展方面的挑战与考验,让其能够真正意义上再度融入广大社会群体的生活。最后要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以实现活态化的保护传承。如安康市农村历来有酿酒习俗,但是简单的自酿白酒工艺会使有害成分难以管控。通过调研走访,有关部门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取缔一批”的思路,开展相应实际工作,建立非遗保护机制,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引导传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结 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延续,其本质上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积极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生动诉说着过去,深刻影响着现在和未来。当前时期非遗的保护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保护传承能力建设上持续提高,进一步探索非遗各门类的保护传承和振兴措施,健全相应的政策体系。根据现有环境和具体保护情况,进一步促进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经济方面的协调发展,提升保护水平和传承能力,让非遗在新时期背景下继续发光发热,绽放光彩。

(中共汉滨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 贺少雅,朱霞.高校的“非遗”保护实践及其启示:以北京师范大学传统节日仪式“非遗”研讨班为例[J].艺术与民俗,2020(2):61-67.

[2] 肖文婷.基于创客教育的非遗校园活态传承实践研究:以忠信花灯为例[J].教学与装备研究,2021,37(4):9-13.

[3] 张丹,赵金龙.文教融合中地方高校推动区域非遗传承的实践: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9(6):65-67.

[4] 詹一虹,陈露.文化旅游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會科学版),2019(4):26-35.

[5] 汤同杰.试论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以洪泽湖渔鼓的保护与传承实践为例[C].南京:江苏省文物局,2020:2.

[6] 包秀艳.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实践研究: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为例[J].满族研究,2021(4):3.

[7] 李清.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2):132-134.

[8] 黄孝东,徐业鑫.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以山西东湖醋园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20(1):18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