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陕地区红色歌谣中解读红军与根据地人民的鱼水深情
摘 要:米仓山地区位于陕西省和四川省交界,包含陕西南郑与四川巴中部分县区。在川陕相邻的汉中市南郑区福成镇,从古至今孕育了丰富多彩、极具地域特色的歌谣文化。流传在这一地区的部分歌谣,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诞生在1932至1936年间的典型红色歌谣,以秦巴山区的民歌、山歌为基础改编而成,因通俗易懂而广为流传。其中的大量歌谣体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与红军的鱼水深情。
关键词: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人民群众;红军;鱼水深情
1932年,徐向前、陈昌浩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转移到了陕南和川北地区,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在通江县城成立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地区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通过1933年扩红,根据地迅速扩大,而且红军人数由2万余人发展到8万余人,成为当时仅次于江西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在川陕苏区,广大劳苦大众跟随红军,一手抓枪杆保卫红色政权,一手抓经济生产建设,打土豪、分田地。青壮年参军参战,儿童参加童子团,站岗、放哨、送信,妇女做干粮、编草鞋。全民动员,川陕苏区红遍天。红色石刻宣传标语和红色歌谣就在此时诞生了。本文以流传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歌谣为主题,研究解读红军与根据地人民建立的鱼水之情。
文中所述米仓山地区红色歌谣是指狭义的川陕苏区,陕西汉中南郑区流传的歌谣。
一、川陕苏区红色歌谣诞生的基础
(一)战乱纷扰、人民生活疾苦、背负苛捐杂税的历史背景
川陕苏区广义上是指米仓山和大巴山之间的包括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大巴山和米仓山首尾相连,陕西汉中的南郑、勉县、城固、西乡、镇巴沿大巴山的西端向东至广元、旺苍、南江、通江、巴中、万源、宣汉、城口,这些地区隐藏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之中,掩映在遮天蔽日的森林之下。在川陕地区的广袤土地上,广大贫苦农民为了繁衍生息,不断辛勤劳作。四川军阀刘文辉、刘湘、田颂尧、邓锡侯、刘存厚、杨森各据一方,立法律、委官吏,称王称霸。更是为争夺地盘展开混战,掠夺土地,抓壮丁,征收几十种苛捐杂税,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于大部分土地都在地主手里,农民只能靠租种土地、做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不少农民缺少耕牛与农具,只好刀耕火种。微薄的一点庄稼还要遭遇自然灾害、野兽侵害。“高高山上莫搞头,又出老虎又长猴。要想夫妻同床睡,除非苞谷收上楼。”这首民谣真实地道出了山区农民苦难的生活。许多农户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一遇战乱、土匪,饿死、逃荒者不计其数,而青壮年只能去卖苦力。“劳动号子”“巴河纤歌”“巴山背二哥”等从行业里产生的山歌,就是苦力者们在艰苦的劳动中所发出的悲壮激昂的怒吼,道出了人民的辛酸苦难。广大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过上好日子,跟着红军闹革命,就以民歌、山歌为基础,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红色歌谣,可以说特定的历史背景是红色歌谣诞生的先决条件。
(二)川陕地区原有的民谣、民歌、山歌
在四川、陕西两省交界处生活的人民,多来自土著和湖广移民,他们祖辈生活在这里。创作传唱民歌是当地生活的一大特色,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民谣、民歌、山歌。男子在上山砍柴或田间劳作时会唱砍柴樵歌、薅秧歌,用来防御野兽或消除疲劳。在山坡采茶时会唱采茶歌;家里来客人了唱敬茶歌;男女生产劳动时,唱打情骂俏的对歌和情歌;人去世则要唱孝歌。例如《巴山背二哥》:“哎,东玉河白玉河,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米仓,月亮陪我过巴河。朝发汉中城,夜歇店子坪。天池梁上打一杵,羊圈关里歇一脚。打一杵来唱支歌,人家说我好快乐。不是我的心喜欢,背子重了难爬坡。”又如《栽秧歌》:“月亮弯弯照边河,幺妹儿悄悄上了坡,不是去找哥哥耍,帮哥哥栽秧打大箩,一箩打在哥面前,水溅哥哥一老壳,哎哟!是哪一个嘛?抬头一看噻!嘴巴都笑成了豌豆角哟!笑成了豌豆角!”在川陕地区,数以万计的山歌、民歌、民谣,为后来诞生的红色歌谣创造了条件。所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歌谣是在秦巴山区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又因为这些民歌很多都在山歌曲调的基础上填词改编而成,离广大穷苦大众的劳动生活很近,更容易被接受和传唱,红色精神得以在根据地快速、广泛传播。
(三)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播撒革命火种
1932年12月29日,红四方面军的先遣部队开进今汉中市南郑区,福成芭蕉坪、程家坝、余家湾等乡村苏维埃政权建立。1933年1月,通江、南江、巴中、平昌解放。1933年5月,碑坝、红庙、南海3个区建立了川陕省红江县苏维埃政府(即碑坝坝溪区),川陕省赤北县空山区余家湾以及程家坝、朱家坝、庙坝、西河秦家湾等乡村苏维埃政权,川陕省赤北县第七区苏维埃政府。红军所到之处群众夹道欢迎,穷苦人民参军支前,从此翻身当家做主人。1933年,红四方面军的30军、31军、西北军区政治部,在川陕苏区为粉碎川军的三路围攻,利用宣传队、文艺队深入村寨,宣传红军的革命主張,号召人民参加红军,支援红军。他们将石匠发动起来在苏区錾刻红军标语;组织人员利用流传在秦巴山区的山歌、民歌,改编创作了大量红色歌谣,加之农民自发创作,逐步形成了独具秦巴风韵的红色歌谣,在根据地广为传唱,鼓舞士气。在南郑碑坝福成、四川空山、临江川陕地区,诉苦歌、觉醒歌、宣传动员歌、翻身歌、扩红参军歌、支前歌、鱼水情深歌、战斗歌、送别歌应运而生。
二、川陕地区的红色歌谣见证了红军与劳苦大众的鱼水情深
(一)参军觉醒是红军宣传发动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1933年川陕苏区扩红。“家住巴山窝,住的千柱脚,穿的烂蓑衣,吃的洋芋果,包的圈圈帕,照的松明火。睡的苞谷壳,烤的疙瘩火。要想把身翻,去投红军哥。”这首《去投红军哥》流传在川陕苏区的南郑县福成底坪与四川空山坝一带,塑造了受尽剥削的穷苦山民形象,体现了红军宣传的感召力。
《红云崖》唱道:“叮叮当,叮叮当,岩上一个老石匠,身子悬在半空中,白天晚上錾字忙。睡到半夜大天亮,妈妈喊我快起床,爷爷收工才回来,红云崖上放红光。”这首红歌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觉醒的老石匠,白天黑夜在石岩上錾刻红军标语、向反动军阀宣战、宣传红军的政治主张、动员更多的劳苦大众参加红军的生动场景。川陕地区多为湖广移民后裔,这里能工巧匠众多,尤以石匠、木匠、铁匠为最。他们用铁锤和錾子做武器,所錾刻的宣传标语,遍布在碑坝、福成程家坝、底坪等川陕苏区的山岭。无数石匠的辛苦努力,在川陕苏区留下70多条红标,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动员作用。
(二)后勤支援是战胜敌人保卫红色政权的前提
1986年,南郑福成镇中营村的老红军苟德明在生前演唱了一首《我与红军情义长》:“燕麦炒面成金黄,我给红军推干粮,盐搭多了怕口渴,盐搭少了怕不香。不多不少搭合适,我与红军情义长。”这首红歌流传在南郑区福成地区。福成地区山大沟深,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苏区人民将口粮省下,千方百计地支援红军。这首红歌道出了碑坝福成人民将燕麦磨成面粉,做成炒面干粮,送上前线支援红军的场景。简单质朴、富有感染力的歌谣,反映了人民与红军紧密相连的情谊。
又如支前歌《做馍馍》:“推磨推磨,推磨推磨;推得面儿细不过,做个磨盘大馍馍。馍馍上面放椒盐,麻胡麻胡好香甜,馍馍中间包红糖,红心红心当干粮。馍馍送进山,去把亲人看。馍馍送下河,红军不挨饿。”这首红歌,生动地描绘了根据地人民为红军做馍馍的场景,后勤有人民支援,使得苏区红军队伍军心稳定、斗志高昂,从中可以充分领略到红军部队与苏区人民血肉相连的关系。反过来,这些歌谣又进一步加固了人民群众与革命战士的情谊,吸引了更多苏区民众支持和拥护红军,形成了军民之间鱼水之情,激励着军民在艰苦条件下患难与共,一同取得一个又一个革命斗争的胜利。质朴简洁、通俗易懂,容易让广大民众接受,几句朴实的描述就生动地展现出川陕苏区同仇敌忾的情景。
(三)充满地方特色的根据地生活歌见证军民鱼水深情
20世纪80年代,在福成的底坪、白玉中营、四川空山乡,有几位仍健在的老红军,其中,福成镇底坪的寇云喜、苟德明老人给我们讲述了很多红军战斗故事,演唱了很多红军歌谣。寇云喜、苟德明,在1933年红四方面军入川扩红时参军,跟随红军三过雪山草地,转战大江南北,经历数百次战斗。因为有这些老红军,许多红色史料才得以传承下来。
《屋里来了一个兵》唱道:“巴山翠竹青又青,巴河流水深又深,隔山隔水不隔音,屋里来了一个兵。见了老汉叫大爷,见了老婆叫大婶,遇见碎娃给块糖,抱一抱来亲一亲。他给军属去打柴,一担担了二百斤,他帮穷人去犁地,一天犁了半边岭。有人问他名和姓,他说姓红名叫军。不是战士叫军长,哪个知他是将军?”那么,这首歌谣里的军长是谁呢?后来经过考证,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川陕相邻地区战斗的主要是红73师217、218两个团,活动在今南郑区碑坝、福成地区的是217团,这里的军长和将军指的应是王树声大将。川陕地区的红色歌谣具有秦巴风味的烙印,这些红歌一旦传唱,就能产生广泛共鸣。一方面,在创作上,红色歌谣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满了浓厚的米仓山地方民俗和乡土气息;另一方面,许多红歌穿插了大量的方言土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容易被穷苦人民和广大官兵接受。川陕地区的物质条件相当艰苦,革命斗争也非常残酷,面临血与火的考验,红军官兵需要营建自我的一片精神净土。对苏区的情就是对故乡的情,对劳苦大众的爱就是对亲人的爱。正是这些红色歌谣将浓郁的乡情与革命豪情相融合,在川陕苏区艰苦条件下,使得苏区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并取得反围攻、空山战役、陕南战役、万源保卫战、嘉陵江战役等的胜利。据老红军苟德明老人讲述,1932年,红四方面军先遣部队217团到达今南郑福成镇程家坝,其纪律严明,从不进老百姓家门,睡觉在大庙、祠堂和山民的屋檐下。宣传队到处张贴标语,帮助农民担水劈柴、打扫院子,为缺衣少食的贫苦人家送衣送粮。《屋里来了一个兵》向我们展示了红军是纪律严明、穷苦人的队伍,与反动军队有本质的区别。这些红色歌谣在红军干部、战士与米仓山人民之间,实实在在地建立起了一座深厚情感联结的桥梁,对巩固川陕苏区、壮大川陕苏区起到了巨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四)鱼水之情难分离,红军永远留在川陕老区人民的心中
从1932年红四方面军入川陕到1935年6月嘉陵江战役的两年多时间里,革命的火种燃遍秦巴大地,红军队伍人数从红军入川时的不到两万人发展到撤离时的八万人。红军要走了,送行的队伍里唱起了《送红军》:“红军前脚走,我们后脚跟;走一村,又一村,淚珠双双湿衣襟。爷爷拿出叶子烟,奶奶送上苞谷饼,剩下妈妈没啥送,怀里掏出线和针。两眼泪花花,半天才说话:衣服烂了早点补,针针线线连穷家。”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进行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川陕苏区的人民依依不舍,一路相送,叶子烟、苞谷饼、线和针,这些川陕地区最普通的东西,在这个送别场面里显得格外沉重,也只有人民的队伍、人民的军队才会产生这样的分别场景。
又如《盼红军》:“太阳落土四山阴,端起饭碗盼红军,泪落碗里星乱闪,苦难日子啥时尽?哎哟哟,只有红军救穷人。太阳落土四山黄,牛羊回圈儿想娘,昼想红军夜里梦,梦见红军打胜仗。哎哟哟,穷人翻身有指望。太阳落土四山红,站在山顶手搭棚,望断大山盼红军,盼得心里暖烘烘。哎哟哟,红军啥时回山中?太阳落土四山黑,唱个山歌四处飞,先问红军哥哥好,再问杀敌啥时回。哎哟哟,美酒留待亲人归。”红军在川陕地区经营了两年多,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因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需要,离开了川陕地区。红军撤离后,川陕地区又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大批红军伤员、军烈属、游击队员、苏维埃干部被杀害,土地又被军阀地主夺走,但是红军留下的火种和红色文化基因还是在人民群众心中保存了下来。反动派杀人杀不了群众的心。“吃饭端起碗,流泪想红军;做梦想红军,梦见打胜仗;山里的太阳落山了,站在山梁梁上,望红军;然后再唱个山歌,问候红军;上好的美酒已经窖藏起来,等待红军打了胜仗归来举杯共饮。”一端二梦三望四唱,将一首《盼红军》呈现出来。这些红歌,塑造了革命人格魅力,体现了人文情怀,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风貌通过歌谣散发出质朴感人的芬芳。
三、结 语
这些流传在川陕地区的不计其数的红歌,让我们不能忘怀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枪炮声咽的厮杀以及福成儿女磨炒面、打草鞋、抬担架、送子弟参加红军的场面。这些红歌,至今仍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砥砺奋进、走进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川陕苏区红色歌谣选[M].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