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
摘 要:新媒体时代是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舞蹈表演艺术也因数字视觉技术的介入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平台。舞蹈艺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市场对舞蹈表演人才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对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新媒体的层面出发,对高校传统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辩证分析,进而针对新媒体时代下对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新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舞蹈表演;人才培养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学者尼克·史蒂文森说:“媒介文化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1]在数字媒体的运用下,网络、虚拟现实和计算机图形等数字信息技术与高校的教育教学越来越深入融合,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语境,特别是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教学的针对性、广泛性、传播性、有效性,日益被广泛认可与应用。
国家教育在不断完善与改革,特别是课程教学中,从传统的口传身授的教学到结合多媒体教学,到自媒体教学,再到运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新媒体的教学。高校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跨学校、跨区域、跨领域的新型教育模式正在形成。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
(一)新媒体的概述
新媒体是指采用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媒介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与接收的信息交流平台,包括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2]其基本特征为互动性、平台化、人性化。新媒体时代,重构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形态,智能媒体成为用户需求理解者和提供者。
(二)新媒体舞蹈的概述
新媒体舞蹈是一种结合新媒体技术、数字技术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舞蹈艺术形式,冲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开启了对舞蹈艺术视听的无限可能性。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作为独立艺术表现形式的新媒体舞蹈,即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将传统表演艺术因素升级换代的“结果”;二是作为先锋艺术运动组成部分的新媒体表演艺术活动,即艺术因素与技术因素在先锋艺术理念统摄下自由碰撞的“过程”。[3]随着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新媒体舞蹈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代表作品有加拿大新媒体现代舞剧《灵·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画卷》(图1)、杨丽萍的《雀之恋》等。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舞蹈表演人才需具备创意性、复合性、新异性
新时代,舞蹈作为一门以身体为载体的动态艺术不可避免地与互联网、虚拟现实和计算机图形等数字技術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数字媒介的参与下,舞蹈表演改变了其艺术语境,舞蹈表演者需要为镜头而舞,将舞蹈动作“降解”为镜头选择的动作素材。
1.时空意识的转换
在传统舞蹈的表演中,舞者能够在时空中随意流转身体;而在现代化的新媒体舞蹈中,舞者的舞台不仅在脚下,更在“屏幕上”。这种从“三维空间”向“二维空间”的转化,要求舞者必须营造出比舞台空间更大的立体感和更强的动作感。[4]在舞者的表演中,新的空间意识和动觉意识都要有所体现。如1965年默斯·坎宁汉和约翰·凯奇联合创作的实验性多媒体表演艺术作品《V变奏》,该作品将舞者定义为一个纯粹的“音源”,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产生新的光标和波段,任意一次动作的调整都将改变整个系统的“运动轨迹”。该作品通过现场舞者动作与异地其他信息的交互式对话,为舞者如何超越“动作空间”局限提供了一个范例。
2.为镜头而舞
“为镜头而舞”是新媒体舞蹈的表演语汇。在这种“为镜头而舞”的单向度动作表演下,舞者必须为观众而舞、为镜头而舞,限制了其表演方向。舞者既需要对局部动作,如面部表情和细节处理,给予格外的关注,又需要按照屏幕空间的要求完成充满生命活力和动作质感的动作流。在玛雅·德琳的实验性舞蹈电影《一项关于为镜头而编舞的研究》中,舞者作为时空风景不断变化中的一个常量,其动作通过镜头的流转始终延续不断(图2)。比如,在一些场景中,舞者的胳膊可以在一个“空间”中打开,而在另一个“空间”中结束。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舞蹈自身的种种要素也在发生质变。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下舞蹈场域的变化、观众的新需求,舞蹈表演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只是舞蹈技术技巧的掌握以及单一舞蹈表情的训练,还要逐步地去掌握音乐、灯光和录像投影等技术手段,像电影编导和装置艺术家一样,能够将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精髓相融合,打造出有内涵、有趣味、有震撼的新型舞蹈作品,使他们成为与新媒体时代相匹配的,具备创意性、复合性、新异性专业素质的舞蹈表演人才。
(二)课程体系设置需时代化、科学化、系统化
一方面,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处于不断更新、不断优化的进程中。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后,首次在中国舞系表演专业开设了“舞蹈表演课”。为了适应舞蹈事业迅速发展的形势需要,在教学上直接引用了当时的热门艺术——戏剧艺术中的“戏剧表演课”,让学生体悟表演中情感表达的艺术手法,来提高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舞台艺术表现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标准的舞蹈表演艺术人才。虽然“舞蹈”与“戏剧”关系十分密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它们在本质上仍存在不同。为此,“戏剧表演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不能直接服务于舞台表演的需要。为了在舞蹈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表演技能,加速学生表演技艺的成熟,高校必须尊重科学,按科学的规律办事,必须研究建设出一套舞蹈艺术自己的表演训练内容、形式及方法。[5]
另一方面,我国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沿着苏联职业舞蹈教育的路径,所以,我国目前的舞蹈教育“中专教学思维”根深蒂固,课程设置单一化,缺少前瞻性。[6]同时,有些学校的舞蹈课程设置体系不够完善,过多地借鉴、模仿其他学校的课程设置。由于不同院校所处地域不同、办学理念相异,过多借鉴其他学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不仅不利于本学校的人才培养,反而会产生同质化、程式化的办学模式,这对于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因此,高校对于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简单地嫁接某些传统专业的课程体系,而是应该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来设定课程,从而实现其课程设置的时代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一)舞蹈表演人才培养要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对于舞蹈表演专业课程的设置定位要准确,且具有一种立足于实际、面向市场的开放意识。舞蹈表演专业是高校为培养优秀演员而开设的,为专业艺术院团及商业化演艺集团等培养舞蹈表演人才。但近年,各大院团所创作的舞蹈作品都是技术与舞蹈的融合。例如,《孔雀》把数字的山水和动作结合;《秀水泱泱》映像出水中记忆;《五星出东方》的多重肌理和元素分型……此外,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新媒体与舞蹈表演艺术”已经成为当下的学术前沿。根据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图3),在2022年有关“新媒体舞蹈”的论文达154篇。可见,我国目前对于新媒体舞蹈艺术研究的日益重视。同时,美国加州大学“舞蹈与媒体技术”研究项目和德国ZKM“媒体与表演艺术”实验项目等专门化的创作或研究性项目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与舞蹈技术的交互。[7]
因此,在这种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下,建立一个专门的新媒体舞蹈表演专业实验示范中心势在必行。学生在学习舞蹈表演时,不但要掌握多媒体和表演艺术、现场艺术和电子媒体、舞台和屏幕,以及可以捕捉舞蹈动作的录像机与操作带有辅助设计功能的电脑等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能够在各种多媒体艺术实验与理论研究中汲取灵感的能力,并将其融合为声音、图像、舞蹈、现场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的综合能力。这样可以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为专业舞蹈表演人才,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从而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舞蹈教学模式的创新
1.动态交互技术的应用
动态交互是新媒体舞蹈的基本语言。动态交互,是指运用技术手段对舞蹈这一独特的身体动态艺术形式加以“捕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舞蹈的视觉呈现。[8]如新媒体舞蹈《西河剑器》,以“公孙大娘”为题,结合动态跟踪、实时交互等手段,完美地将舞者的剑舞与“张旭的草书”“毛笔的笔势”相融合,力图复现公孙大娘《西河剑器》的神韵,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气概和宏大精神。
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的动态交融发展,让新媒体舞蹈变得丰富多彩。通过利用新媒体舞蹈的动态捕捉技术,在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课堂与教学研究过程中,运用舞蹈数字化教学模式,实现对舞者动态的主观反馈和数据分析,为更加科学的舞蹈教学提供了可视化数据分析的基础。首先,可以在课前建立舞蹈教师动作的运动数据并制成动画,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动态定格或者慢动作播放舞蹈的分解动作,并在一旁讲解动作的细节,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立体的方式去理解;其次,也可以将学生的动作栅格化处理并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库;最后,制作成舞蹈动作三维动画,将其运用于舞蹈教学的课堂中。(图4)通过三维模型数据库,舞蹈教师可以将学生们的运动姿态与模型姿态进行比对,形成两者的差异化曲线以及准确度记录,从而实现舞蹈科学化训练;学生们也能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动画回放和训练。
2.时空广延性的启发
当影像技术实现了对舞蹈的“记录”功能,时空广延性是媒介融合时代舞蹈教育最显著的特点。这不仅仅体现在舞蹈信息等影像的跨时空、跨地域的交互传播与应用上,更体现在舞蹈学习环境和课程设置中。师生之间对知识的持有关系以及固定的时空结构都将被打破进行再建构。
美国社会批评家伊万·伊里奇在《去学校化社会》中指出,“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综合融入学校系统中,创造发散性的学习网络,将更多的学生紧密联系到学习过程中,以产生一种更为高效的、参与式的学习”。舞蹈课堂训练是舞台实践的基础,但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常因大量的舞台实践,而忽略或者错过了课堂学习。现有慕课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本着“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能学到任何知识”的教学宗旨,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让那些被演出任务占据个人主要时间的学生,可以在演出之余根据自身的需求安排学习内容。同时,教师也可在平台上统一布置学习任务,并开展一些可以远程操作的卷面习题或测试。此外,舞蹈慕课的视频多采用课堂录像的形式,本堂课的课程目标、舞蹈组合展示以及舞蹈分解动作等皆会以局部或特写的方式在视频中多角度地呈现出来。如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在慕课上推出的“民族舞蹈技术技巧”专业技能类课程,包含了蒙古族、藏族、傣族等五个民族的舞蹈风格与表演技术技巧的教学,主要目的是集中强化民族舞蹈的特色技术技巧,紧密课堂训练与舞台运用的衔接关系。
(三)将新媒体舞蹈与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相结合
新媒体舞蹈艺术具有交叉跨界和信息交互的特点,而舞蹈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再媒介化”舞蹈教育的跨界融合性,跨学科、跨专业的舞蹈教育理念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的第二个节目《古琴·光剑》(图5),将科技、音乐与舞蹈三者进行了充分结合。在遥远而又空灵的古琴声中,激光技术在舞台上呈现出一个方形图案,如同一座看得见、摸得着的牢笼,而舞者通过京剧身段与现代舞结合的舞蹈动作,不断地去突破激光牢笼的桎梏,从而表达其内心的挣扎。在此刻,激光技术与舞者的舞蹈达到了精确的同步,冰冷的技术被赋予了艺术灵魂。
在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式教学的方法实现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跨界融合,使得知识传授的等级制度让位于团队合作的实践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不同项目主题让舞蹈与多个艺术门类进行跨界融合,让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与舞蹈编导、舞蹈史论等各专业人才协作配合完成项目任务,从而提高他们跨学科、跨领域完成复杂项目的工作能力,进而帮助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推理,培养其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与研究能力。
四、結 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舞蹈表演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当务之急是深化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积累、进步与发展,满足新媒体时代对舞蹈表演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舞蹈表演人才,以及传播新的舞蹈思维方式,推动学生培养新的学习观念,是一机遇和挑战。
(北京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
[2] 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5):31-33.
[3] 张朝霞.新媒体舞蹈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4,134,174.
[4] 于平.舞蹈表演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103.
[5] 孟梦.新媒体时代舞蹈教育创新路径初探[J].齐鲁艺苑,2022(4):124-128.
[6] 陈伟江.动作捕捉技术在舞蹈姿态分析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3):102-105.
[7] 伊里奇.去学校化社会[M].吴康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8] 孟梦.MOOC:高等舞蹈教育的又一个机遇?——由“停课不停学”现象所引发的思考[J].舞蹈,2020(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