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温儒敏《〈围城〉的三层意蕴》
《〈围城〉的三层意蕴》是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先生1989年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一篇文章。基于四五十年代中国读者热衷于现实主义作品的事实,加上作者对这部小说常有新的阅读发现,他便以客观冷峻的态度分析了《围城》所包含的三层意蕴这一具体问题,层次清晰、观点明确,全文围绕“围城”“三层意蕴”这两个关键词,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带领我们解剖了《围城》蕴含的深厚意义,为读者阅读此书提供了深入的研究指南。
文章架构上,作者以“总——分——总”的结构将全文分成五大部分。先是在第一段总说《围城》丰厚的意蕴有三个层面,需要深入体味;然后从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分说这三层意蕴;最后两段则是总结小说特有的艺术魅力。整篇文章层次清晰,因此我们不难抓住其重点进行解读。文章紧扣小说思想内容,围绕总起段中“意蕴丰厚”“‘现代派味道”“写实的手法”“象征的总体结构”(原文“总体结构却又是象征的”)这几个大关键词详细展开,以小关键词“生活描写层面”“文化反省层面”“哲理思考意蕴”为落脚点深入分析,并且总是将点评与小说具体内容相结合——或指出其艺术技巧,或剖析主要人物形象,或介绍小说情节,甚至有时还将其与国内外其他文章进行比较,从而将小说三层意蕴的图卷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一层意蕴可被称为“生活描寫层面”——表面上的对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世态世相的描写,具有“认识历史”的价值。作者先概括小说内容,指出钱锺书勾勒的笔触是艺术的。然后对内容进行点评,指出小说的主题是揭示抗战时期教育界的腐朽,批判站在时代大潮之外的知识分子的空虚、苦闷。
第二层意蕴可被称为“文化反省层面”——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劣根在半殖民地土壤上新结出来的恶果,着重剖析了“崇洋”这一精神恶果,体现出当时中华民族不健全的社会心态。作者先总评这一文化层面,提出其角度是“反英雄”的。然后通过与《北京人》《家》中的人物甚至鲁迅笔下的阿Q进行对比,深入地将方鸿渐、孙柔嘉等人物与当时特定的环境结合来剖析这些人物形象以及不健全的社会心态,从而挖掘出传统文明的劣根。最后,作者在梳理五四以来新知识分子小说的发展历程后总结了小说的深刻所在,即不止于探索知识者的道路,更要深入去反省知识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得失。
第三层意蕴可被称为“哲理思考意蕴”——作者用结构主义的方法,从“为什么要以‘围城为题”这一问题引出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赋予哲理思考的含义,解释了小说回环往复的结构所说明的象征意味。作者同时认为,钱锺书的这一哲理的思索就是其写作《围城》的意图,是深藏于小说底层的“语码”。最后,作者上升到艺术层面,认为第三层意蕴已经蕴含着类似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普遍出现的那种人生感受或宇宙意识,这在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具有强烈的进步意义。
结合温教授对以上三个层面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小说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以及周遭的环境都是在“写实”,但小说的结构又似乎在象征着什么。这些人物都肯定美好的东西的存在,但又不愿意用那种虽然极为善良却是非常简单的眼光来认识这个世界。因此,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小说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是“从着魔状态下清醒过来”,是“天真状态的结束”,整部小说表现出来的“诚实的意识”十分符合温先生在开头所说的“‘现代派味道”这一关键词。在写文学评论时,我们也可以尝试作者的写法,采用“总——分——总”的架构,在分写中将作品内容与艺术分析相结合,从而阐明论点。
对于《围城》深含的意蕴,每个学者都有不一样的答案,但温教授充分明晰的观点再经过层次分明的组织表达,已经透彻地将他心目中的三层意蕴展现给了读者。教授希望读者读《围城》都能有所得益,而他的这篇评析也成了读者研究体味作品的一把钥匙。不管何时读《围城》,都应该将这篇文章翻出来仔细研学,一定常读常新。